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推动资源共享,赋能科研创新—— 水利水电学院/全重室多举措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作者: 李奇龙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2025-09-28 ] 阅读次数:[ ]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保障,有效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可显著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是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根据学校秋季学期工作部署,水利水电学院/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重室)近日就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开展了多项工作,通过工作推进会、专项巡查、业务培训等多种措施,扎实推进仪器共享工作走深走实。

一、凝聚共识,全面部署共享工作

9月17日上午,水利水电学院/全重室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仪器设备共享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学院主管副院长李家科主持,各系所实验室主任、实验中心全体成员、学院/全重室主要仪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李家科就学院/全重室春季学期和暑期仪器开放共享总体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我院和全重室虽然在仪器共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共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随后,各系所实验室主任对本系所仪器共享工作的仪器预约、费用核定和共享缴费等情况,以及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和交流。然后,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仪器共享工作组组长李奇龙就学校对仪器共享工作的要求、以及学院和全重室下一步仪器共享工作进行了部署。

李家科最后指出,仪器共享是我校实验室工作的重点,也是我校争创“双一流”的基础保障,“仪器共享,人人有责”“要像给自己的爱车加油一样,使用后给仪器也加点油”,要求各系所、实验中心和全重室全体成员对仪器共享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大力支持,确保我院和全重室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二、查摆落实,确保共享走深走实

为切实掌握共享仪器运行实况,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将共享工作落到实处,9月22日,李家科带队对学院/全重室共享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状况进行了现场巡查,其中就共享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使用记录完整性、预约开放情况、共享缴费情况、安全与环境规范等环节进行了重点调研。

通过现场查看、查阅日志、与管理人员交流等方式,全面评估了设备的可共享状态。通过勘查,发现部分设备仍存在预约使用率不高、仪器管理懈怠等问题,巡查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各系所高度重视,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落实。

此次巡查不仅是对设备状态的“体检”,更是对管理责任的深入落实,为仪器共享工作的高质量推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组织培训,保障共享高效开展

9月22日至9月26日,由实验中心组织启动了学院/全重室本学期首批次共享仪器操作使用培训活动,两场次“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操作使用培训”和“三维非接触式表面形貌仪操作使用培训”开班,参与师生43人次。

培训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工程师担任主讲。会上,技术工程师对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样本制作与处理、仪器操作使用方法、软件应用、结果分析及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随后在工程师指导下,各学员分批上机练习进行实操,熟悉仪器操作流程;最后开展了仪器使用操作考核环节,对顺利通过考核的学员授予了独立操作资格证书,今后享有该设备的优先预约权。

通过培训,与会师生不仅熟悉掌握了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升了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同时为仪器共享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巩固成果,展望未来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能的关键举措,学院/全重室将始终把仪器开放共享做为实验室工作的重点,在仪器共享制度体系建设、智能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具体问题,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保障服务质量,确保仪器共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