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下发《2014年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文件,我校水利水电学院黄强、宋孝玉、沈冰等申报的“面向旱区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立体模式”和张志昌、魏炳乾、李国栋等申报的“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强水力学课程建设”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获2014年水利类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面向旱区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立体模式”研究成果是在总结70多年大专班、研究生班、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及办学经验基础上凝练完成的。该成果基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践四个环节组成,构建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依托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优势,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软硬件相互支撑的立体本科教学模式和措施,制定完成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并建设完善26门主要课程的教材体系。围绕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了“两课堂(理论、实践)、三平台(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四贯通(分布在本科四年内)、五结合(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培养方案。该成果在我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该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的工程专业认证中,一次通过专业认证,获得了6年有效期的好成绩。
“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强水力学课程建设”研究成果是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学校推进质量建设工程,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学内容、吸收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全面修订了水力学和水力学实验教学大纲;为了建立“基础型”、“专业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卓越型”工程师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能量方程实验仪等18类水力学教学仪器的研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力学教学仪器系列。针对水力学教材中的明渠急变流和明渠恒定渐变流等复杂计算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9篇。团队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奖励7项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水利水电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